Friday, May 10, 2013

香港會計師「工會」 (作者: Webster)


記得去年,筆者於報章上見到某會會長的會計師同行接受訪問,惟未知是記者的文化水平或是溝通問題,竟將其學會名稱由「公會」誤寫成「工會」。報道出街後,網民當然地以此作為笑話。雖然筆者覺得有關的錯誤應為無心之失,卻興起了查考有關名稱的分別。

作為會計師的一員,最熟悉的莫過於以「成功關鍵,成就共見(The Success Ingredient)」為口號的香港會計師公會。

貴為香港唯一法定的專業會計師註冊組織,公會專責監管在香港的會計專業,包括處理會計師的註冊、舉辦專業考試、制定專業道德標準及監管會員操守和專業水平等。

由於其獨市性質的關係,公會地位超然,會員皆以其馬首是瞻。而且由於組織亦涉及多方團體,諸如執業會計師、銀行界、商界會計人仕(PAIB)、監管機構、學術界以至政府的財政體系的利益,故以「公會」命名,自是理所當然。此舉亦可顯出其「公平、公正、公開、公道」的理念,以及業界及公眾對公會期望的公信力。

「專」貴地位 業界超然

不說不知,市面上的公會多如恆河沙數,規模較大的有大律師公會、銀行公會、投資基金公會、報業公會,中小型的也有如業主聯盟公會、中醫師公會以至專業攝影師公會等等。一般而言,公會的專業性或獨立性形象,可以說是不言而喻。

反之,「工會」雖然同音,但組織架構多以人數取勝。其實,工會原意是指基於共同利益而自發性組織的社會團體,為着一個或多個的目標而建立。

早期的工會源自於以打破中世紀商會的壟斷,而由學徒與幫工自發而成的社交性組織或互助性機構,目的是幫助工人就其薪資與工作時間等問題,向行會師傅及中間商進行討價還價,並且組織個別如罷工行動,以回應己方期望的訴求。

就以近日鬧得全城熱烘烘、長達四十日的罷工行動為例,當中的碼頭工會便正正是工會的典型。通常工會組織的高層人仕多由員工選出,以代表廣大員工的利益。亦因為個別工人的談判及議價能力有限,故此工會多以發動罷工或抗議等抗爭行動作回應。雖然有關的工潮已經告一段落,惟筆者相信,真正的集體談判權才是日後的主菜。

業界會員 地位黯然

或有人會說,「工會」是給非專業工種或勞動階層的工人組織的別名,筆者對此卻不敢苟同。觀乎本港的工會當中,有公務員總工會、建造業總工會、鐵路職員工會、印刷業工會、海員工會以至民用航空事業職工總會等,當中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不在少數,從業員的貢獻亦非只單靠出賣勞力所得。

那麼,從事會計業的仝人究竟應身處公會還是工會?依筆者愚見,公會需要平衡各方持份者的利益,亦務必要維護業界的尊嚴,以公會之名運作實在無可厚非。惟不少同行都覺得,無論是中小型行的會計師與大會計師行之間的利益矛盾,或是年長已上岸的前輩與年輕會計師所面對的前境落差,以至會計師的長工時及對外予人的專業形象等,均不能簡單地寄望公會可以一一解決。

進一步而言,會計界長工時的問題存在已久,而行業人數的高增長率亦躍見於各討論層面上,加上不時新加入的各樣準則及監管規條,實在無法不叫人嘆息會計業界的辛酸。
 
忽發奇想,為着維護業界自身的權益,會否考慮架建工會,以回應各大小從業員的訴求,例如爭取合適工時及合理待遇?或許又可以換個方式,以閒聊為主、協會為命,作全天候式的深入討論?雖然此等想法有點流於天馬行空,卻不失為凝聚業界的一個方法。

 

1 comment:

Anonymous said...

好啊, 一定支持! 做唔到野都起碼都有個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