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pril 8, 2011
哪有老虎不吃肉 (作者: Bittermelon)
古語有云:「苛政猛於虎」,大意是說暴政比老虎更加兇惡。碰巧去年是虎年,想不到送虎迎兔才兩個月,猛虎又再來臨,不過這次既不是苛政也不是庚寅,而是通脹之虎(苦)。 導致今天出現通脹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因為美國兩次的量化寬鬆政策,弄致游資充斥市場,因而令資產價格大幅飆升外,最近日本還發生大地震、海嘯和核災,鄰近地區的糧食價格因而被搶高。 就以蔬菜為例,其價格因為日本本土的蔬菜受到核污染影響,他們不得不從鄰國大量輸入蔬菜,令到本來已上升了不少的菜價再度被推高。加上災後重建,幾乎可以肯定,日用品、建材、燃料等價格將會攀升。 在通脹的張牙舞爪下,港鐵宣布根據早前因兩鐵合併關係,和政府簽訂的協議來調升車票售價,有人認為港鐵在錄得大額盈利下仍然加價,是缺乏社會責任;更有趣的是,連那些當日有份批准兩鐵合併的尊貴立法會議員和政黨,也跑出來說港鐵的不是。今日的我打倒昨日的我,何其壯觀! 筆者認為,港鐵是上市公司,他們的宗旨必然是照顧股東的利益為大前提,就算其最大股東是港府,但若因政治壓力而不容許他們加價,對港鐵的小股東是極不公平的。上市公司就像一頭猛虎,生來就是賺錢和獵殺,要求港鐵不加價,與要求老虎不吃肉同樣天真可笑。 服務與利潤間的矛盾 要企業講社會良心,大前提必先是有利可圖。就港鐵而言,我們可以要求他們只講良心,把所有閘門拆掉,天天讓市民免費乘坐嗎?如果可以,那由誰去支付其營運費用?由政府承擔嗎?這即是意味由納稅人支付,而不是用者自付,那是否有欠公平? 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利潤必然是港鐵管理層最重要的表現指標之一,只要不出什麼大意外、大事故,一分鐘多開幾多班車,每班列車再走快幾多分鐘等的效率指標,相對上就變成不那麼重要了。所以,如果希望港鐵專注於照顧市民大眾利益,根本不應該將地鐵上市,更不應該將兩鐵合併,使其壟斷全港的鐵路交通網絡,將港鐵推向市民的對立面。 是次港鐵的例子就可以證明,將公營服務以商業模式來運作的話,服務水平和利潤之間的矛盾是無可避免的。港鐵的文化一向着重服務水平,所以這方面的矛盾不算太突出。可是在香港,由公營機構變身成比港鐵更兇惡的洪水猛獸比比皆是,領匯和市建局就是當中的佼佼者。 領匯也是上巿企業,早前向其租戶大幅加租,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領匯管理層認為,現水平的租金和市場有一段差距。有人批評,領匯加租的舉動是無良,但是他們找錯了對象,要批評的不應是領匯,而是那些一手將領匯商業化並將其上市的人。 如果有看過領匯早期放在其網頁內的使命宣言,其中兩項就是「作為領匯管理人,我們會致力以市場為主導,不斷為資產增值」和「為投資者帶來可觀的回報」。可能是政治不太正確,又或者太過坦率吧,上述兩項的使命現已從網頁中刪除,而且還更換了漂亮又像人話的使命。 以「市場為主導」、「為投資者帶來可觀的回報」,這就是商業模式運作下企業的必然目標。所以,要求領匯「從良」不加租,這就等於與虎謀皮,不切實際。 港鐵和領匯是上市企業,要向股東負責,所以看重盈利實在是無可厚非,但市建局是法定的半官方機構,其作用應該是透過重建,去改善舊區居民的生活環境,可是他們不但與民爭利,更以天價賣樓去斂財,成為香港地產霸權的中堅分子。 市建局網頁內的理想是「為香港締造優質的城市生活,令我們的世界級都會充滿朝氣,成為更美好的家園」,但實際上,要擁有由他們興建的美好家園,就算是中產也會感到吃力,更何況一般普羅大眾? 公營私營何去何從 這幾隻老虎已噬慣了血,吃慣了肉,現在利用企業良心去要求它們去少吃點肉甚至茹素,是否有點不設實際? 有人認為我們可以考慮將他們收歸「港」有,並利用公營化這個牢籠,將猛虎畜養着。但不要忘記,「公營化」這三個字實在有點嚇人,因為凡是公營的,都給人守舊和虧損連連的印象,最後還會成為政府尾大不掉的財務負擔。 私營和公營都各有利弊,前者靠自由市場來監管,可惜太過着重利潤;後者可以做到重質而不須考慮利潤,但就難以去客觀地監管所用的分毫是否用得其所,物有所值。 其實港鐵在未上市前,其「鐵路和物業綜合發展」的融資和營運模式是一個頑為成功的例子,以物業收益來補貼興建和營運,問題只是在於應不應該將港鐵上市而已。 過去,公共服務私營化被視為靈丹妙藥,相信是時候檢討一下這個做法是否仍然合適,皆因我們都不希望製造更多的猛虎遺害人間。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