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21, 2008

生三個狂想曲 (作者: 莫冠業)

(原載於信報〈年青有計〉專欄)


「生仔也好,生女也好,兩個已經夠晒數!」大家還記得1975年的家計會廣告嗎?當年的官員除了害怕因出生率大幅度提升,令政府在醫療、教育、青少年服務及治安等範疇帶來沉重壓力,可能是先知先覺地預料到三十年後的出生率會大幅度下降,怕現在出世的嬰兒將來負擔過重。  

曾俊華司長上月在財政預算中表示,社會上每十二個就業人士,現在支持兩位老人家,到二十五年後便變成要支持五位老人家。在七十年代出身的一輩,現在三十出頭,再過二十五年,我們便步入「老人家」組別。假若七十年代出生人口少一些,今天的小孩將來可能便少一點負擔!


也談機會成本  


上周本欄兩位作者以〈遲來的嬰兒潮?〉為題,幸好有加上問號,就讓我嘗試回應吧!  

嬰兒潮(baby boom),指的是在某一時期及特定地區,出生率大幅度提升的現象;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的嬰兒潮最是顯然,大多數的地區都受這個因素影響。  

香港有嬰兒潮嗎?據政府統計處人口統計組,由1971年起,香港的生育率比近月港股表現更差,有跌幅冇反彈,每名婦女一生中生育由約三點四名子女,下降至近年的少於一名子女。  


以我的MBA同班校友作樣本,已可知香港發生嬰兒潮的可能性不大。為數約一百人,中產,平均年齡超過三十五歲。到目前為止,約三分一人仍然未婚,已婚的只有約一半生育,每對有生育的夫妻,多數只有一名小孩,生三個的可說是異數。即是每對夫妻,平均只有不多於一名小孩,和政府提供的整體數據吻合。  

據《信報》周一報道,有一項訪問了一千名香港女士的調查顯示,過半數的受訪女士寧願玩樂,也不會選擇進行身體健康檢查。這也是間接地說明,香港市民生育的意欲不高。相信,去年「金豬年」的所謂嬰兒潮,只是2003年沙士後經濟復元的滯後效應。  


曾特首在兩年多前曾呼籲一對香港夫妻生三個。我經常在茶樓食肆聽到的「基層民意」包括:是否只是對中上階層的父母說呢?誰來照顧小孩?政府不給予父母資助和社區服務,需要辛勤工作的父母有什麼能力照顧孩子呢?留孩子在家中,又怕孩子容易受傷害。  


撇開不婚、遲婚和不育的因素,其實,現在中產要生兒育女,也殊不容易。雖說養兒支出豐儉由人,但是「400萬一個」的標竿不無因由。對專業人士來說,若父母其中一人放棄工作,希望好好照顧小孩,每年的機會成本已可能達百萬。若果對香港教育制度沒信心,報讀私立學校及海外升學,再從小學習一些「高增值」的課外活動如外語、樂器、高爾夫球、舞蹈、海外體驗等,400萬元可能只是要求的下限。生三個?妄想!


搞好經濟最實際  

然而,若出生率提高不了,人口老化是香港不爭的結構性問題。長遠而言,只有一個解決方法,是搞好經濟,提高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香港去年的人均GDP是29000美元,落後於英國的45000美元和排名第一盧森堡的102000美元。若果「餅」沒有大,任何擴闊稅基方案都不能解決問題,只是哪個階層多付或少付而已。 


筆者上月在這個專欄已提過,及早投資未來應是公共理財的主調。提升人口的競爭力,大力改善教育水平,是唯一的出路。現在還在慢慢討論教學語言,而不是如何改善課程和教師的質素?!否則,便真的被柏聖文(英國駐港總領事)批中,英文正在香港急速消失,普通話又好不了多少,香港能否繼續成為國際城市,頓成疑問。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