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23, 2015

人生目標只係置業 ? (作者: Auditor)

在香港置業,不僅代表你成長了有自己的家,更彷彿說明了你的能力甚至於你的下半生。繼網絡上紅極一時的「八十後置業記」,又來一個「九十後未畢業先賺錢」的勵志故事。筆者是七十年代的人,不禁在想,七十後,即最細的都已經35歲了,是否就一定已經置業呢?是否也來熱鬧一下寫「七十後置業記」?

筆者不幸是命硬之人,好不容易捱到大學畢業,偏偏遇上金融風暴,既然在此行文,當然又是會計系畢業生了。一個金融風暴,五大(ENRON事件都未發生)同時減少招聘,即使收到應聘通知的,一個電話,一句抱歉,一切完了!和沙士年代的畢業生一樣,絕大部分的求職信只會石沉大海,五大不要,規模小一點的事務所?再小一點的吧!出來工作多年就知道何謂現實,什麼叫「識人好過識字」,在這種危難時,人脈就成了關鍵。

過來人談辛酸事

筆者比那八十後好一些,不用還債;那個年代,父母還是深信借錢是壞事,問政府借錢就更是大惡事。慶幸老父有這一套什麼都靠自己的原則,筆者畢業時不用還債,但薪金也不見得高,月薪7500元 ,一半付家用,還要家住大西北,車費又扣了一大份;會計系的,畢業後還得考專業試,考試就是燒銀紙。嚴重缺錢的情況下,八十後強調節流,七十後的筆者更重開源,私人補習,兼職入數,工作七天。也許,這就是年代的不同,以前的人為了生活會拚命工作,犧牲休息;年輕一代總有琳瑯滿目的理由解釋無法開源。

拿了牌照後,和一般會計系畢業生一樣,轉戰更大的事務所,藉此提高自己的叫價力。以為命硬的也有好運時,結果,2002年行業內的安達信倒下來都不夠,還要接上一個差點讓香港也倒下來的世紀疫症——沙士!如一般審計人員一樣,本來是過着天天只有工作,斷六親式的生活;一個沙士的到訪,就像突然患上重病一樣,馬上反思天天苦拚賺錢到底為了什麼?

沙士,讓我們更接近死亡,那管只得二三十歲!大家在反思生命,想想何謂人生?本來是拚命開源,一心追求更富裕的物質生活,一下子就轉調了「來日別操心,趁你有能力開心」。筆者就在這大勢下,學人追夢了!

七十年代的人,當然也有成家置業這一套,一樣是「車仔、人仔、老婆仔」;然而,卻沒有目前那麼極端瘋狂,置業像成了單一指標。在沒有重大的經濟壓力下,筆者沒選置業卻去創業。

創業路沒可能風平浪靜,創業更沒可能一下子賺大錢,創業初期能養活自己已很不錯了,這又是另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故事。一個小公司,人前人後被叫作老闆,實際上就是一個超級無敵大打雜。以為十年八年就賺到第一桶金,光宗耀祖?不要天真了。創業要儲蓄比打工更難!即使存到點錢,也會想着留作公司周轉也不會貿然買樓。

條條大路通羅馬

結果,雖然是一個專業會計師,雖然被稱呼為老闆,但在別人眼裏,就是一個幾十歲人連一層樓都沒有的問題人士。

作為一個創業者,歌都有得唱,「寧願少吃餐,時裝錢咪慳」,要像那八十後的筆者那樣放棄去買名牌、買貴衫、幾乎無去過旅行,實際上也不太可能。還是那句,不能節流就開源。作為一個會計師,學了那麼多財務知識,再加上前輩們的訓示︰「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當公司的財政穩定一點後,開始投資,由一點錢變多一點錢,首期終於出現。

以置業作為人生目標是可以理解的,但到底置業是否唯一目標呢?當大家都高唱為置業就得放棄一切,包括追夢的熱情,包括吃喝玩樂的社交,更包括找一份正常工作(兼職工資少可以抽政府屋),筆者很想說,條條大路通羅馬!省吃儉用不是唯一置業的途徑;放棄理想,放棄追夢,死守一份穩定工作來確保收入,也不是唯一的方法;人生是很漫長的,只要你按着自己的步伐,一直堅持,總有一天你也和他們一樣;也許,過程中,你像是節節敗退,但那只是中途站;也許,你被冷嘲熱諷,那也只是旁觀者的無知;等到那一天,你擁有自己的安樂窩外,還賺了寶貴的人生經驗時,你一定為自己的努力付出而驕傲。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