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22, 2013

走得快好世界? (作者: Ring WL Ho)

春天來了,自然界萬物重生;商界也踏入跳槽的旺季。


最近在國內,聽到客戶提及有些小企業,春節後回來,走了50%的人,最糟的情況幾乎走光了!


我沒有深究這種百分百離職的情況有多真實,但相信離職者眾卻是不爭的事實。聽到這種事,很多在職者會說,公司加薪幅度太低了,不能不走,感慨地說:「為生活呀!」但筆者也知道有企業加薪達到25%至30%的,還是留不了人。到底問題在那?


新一代的工作態度


最近幾年,坊間多了很多人事管理或培訓機構舉辦各式各樣的「八十九十後管理技巧」,要企業中高層多考慮新一代的需要,作出適當的調整。很多人說是企業管理不符合新一代員工的需要,導致流失問題。更多的矛頭是衝向企業前輩們,認為他們應該多包容、接納新一代。


曾聽過一個髮型師傅跟我說,現在帶新人,不要幻想像從前,徒弟幫師傅加茶加水了;反過來,最好師傅幫徒弟準備好早餐以鼓勵他早點上班。這到底是包容還是縱容?與此同時,人員的流失,是否真的都歸咎於企業管理?


最近幾年進行職業面試時,出現一種情況,應聘人員會提出一個問題「如果我只在貴事務所工作一年,是否會獲簽發工作證明」?也許有些行內人馬上會批評公會所訂立的制度,導致合夥人可以留難員工。


筆者想到的是另一個問題,尚未入職就想到一年後要離職?這就是他們的職業規劃(career path)?猶記得年輕時參加入職面試,很多時會被問及「未來三至五年你有何計劃?準備如何發展?」今天世界變得快,難道職業規劃也得由三五年計劃縮短成一年計劃?


試想,我們從出生到大學畢業,所經歷的不同階段,有哪一個是只花一年時間就完成?零到三歲,學行學說話;幼稚園時離開父母學一點獨立;小學六年建立語文數學基礎;之後加上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四年,人生的兩個十年就這樣過。


剛畢業,踏入職場,由學生搖身一變成為職員。學校與企業可以說完全是兩個世界,年輕人一年能學到什麼?一年,如果是五天工作的,上班的日子也許才二百五十多天!


在企業內的電腦應用、企業內部運作、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一切一切都得重新學習,在企業工作了一年也許只是剛熟悉了工作環境,和同事間建立了關係,過了你人生第一個全職工作年,那又得「重新出發」?


現在的情況,確實奇怪,大家抱着的強烈心態是「只有轉工才有合理的工資調整。」結果,很多年輕人做了一年就急不及待找尋新機會,認為這就是改善生活的一個必然辦法。不管是剛畢業的,還是工作了一段時間的,「流動」成了潮流,成了必然。但當年輕人想到要轉換工作時,你可以冷靜下來想想,在你現職的公司,你應學的、能學的都學了嗎?


眼光應該放長一點


最近在國內工作,偶然看到由江蘇衛視和中國教育頻道聯合打造的一個節目《職來職往》。當天一個女孩是讀了四年的生物技術專業後,再升讀研究所,而她準備找的工作卻是幼稚園英文教師。


節目當天的老師達人就提出他認為的一個職場怪現象:「(她)永遠是因為『我不能做什麼,或者什麼我做不到,那麼我去做別的吧!』」這又說明了另一情況,年輕人畢業入行後,很快就認為工作不合適,應該轉到別的行業發展。結果,討論區內,你看到滿滿的帖子問,轉做會計好嗎?要考專業資格會困難嗎?


筆者也弄不明白,像這女孩,花了七年時間在一個專業上,最終因為她說的喜歡英語而選擇幼稚園英文教師。到底這一種選擇,是真的因為年輕人找了自己所愛的工種行業,還是在逃避遇到的困難?也許,我也得學習包容,然後捂着良心的讚賞他們「勇敢」和「識時務」。


筆者了解生活的壓力與困難,但難道是要爭取更高的工資就得「貨如輪轉」地換工作?又或,短短的一兩年,就能確定自己所選的專業是錯,就得「人生急轉彎」尋找新方向?執筆至此,想到財爺宣讀財政預算案時所說:「要遙望繁星,也要腳踏實地」。

3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公司裁員的時候, 有給員工計劃過嗎?

金融海嘯的時候, 公司所謂有薪「假」,明著剋扣工資, 誰給我計劃?

僱主說的員工難求,年青會計師也說好公司難求。

怪誰去?

Anonymous said...

公司裁員的時候, 有給員工計劃過嗎?

金融海嘯的時候, 公司所謂有薪「假」,明著剋扣工資, 誰給我計劃?

僱主說的員工難求,年青會計師也說好公司難求。

怪誰去?

Anonymous said...

我在還未工作時有一個在職場廿多年的前輩教我要加薪就要轉工, 他是某大建築商其中一個會計部的主管

另外, 如果公司能給新人代安全感那有人想走? 是現代社會的現象造成新人要[計劃]好

再者, 我第一份工作幹了差不多五年, 結果去面試個個問為什麼不一早走.....連舊同時也一樣

不是你不想留, 你想留社會文化也不給你留, 留就像個怪人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