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清晨上班前,通常會帶同4歲的大兒子上學。途中每次經過麪包店時,兒子都嚷着要買麪包作早點。有一次,由於筆者手上沒有零錢,於是便向兒子表示回校才吃早點,誰料兒子即時拿着卡,向拍卡機「嘟」的一聲,便完成了買麪包的交易,還剩下了負數的卡要自我增值。
會計界的朋友對「自我增值」相信絕不陌生。從前筆者考試的年代,為了圓會計師的夢,跨過一張又一張試卷,到達目的地後,才驚覺原來尚有兩位朋友,在自以為是終點的起跑線上等着自己,一位叫「持續進修」,另一位叫「終身學習」,絕對是閣下餘生的良師益友。
自我增值風氣盛
其實,香港的自我增值有年輕化的趨勢,別說是會計師公會或其他相關專業團體所要求的持續進修學分(CPD),就連未考到牌的同學的增值套餐,亦任君選擇。證書、文憑、高級文憑、IVE、副學位、Top-Up degree、學位、碩士、博士等等,還有坊間各式各樣的講座、培訓,絕對是「梗有一樣喺左近」。
不知是那一位商業奇才的主意,引進了持續進修這一概念,筆者覺得真的很有創意。在各個專業團體的領域中,帶動一眾講者有工開,租場地的有生意,團體多了現金流,入場的人士又可以溫故知新,連同其他配套如飲品印刷郵寄等都照顧到,一箭五鵰;將經濟學上的乘數效應(Multiplier effect),發揮得淋漓盡致,令終身學習的風氣一時無兩。
然而,未入場的莘莘學子卻可慘了。以副學位為例,過去十年,香港的副學位學生人數急升五倍,但平均薪金卻下跌16%。有朋友說現今是學歷通脹的年代,筆者反倒覺得這是「學歷滯脹」(Stagflation of Qualification)的社會──一方面各專業的出路增長緩慢,令由此引起的就業不足、或學歷與工作不相稱的情況時有發生;另一方面是長期的學歷通脹,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學費上漲,兩種現象互相交織併發,造成學歷滯脹。很多副學位畢業生無法升讀資助大學,花了數年的持續進修,已幾可肯定能換取十多二十萬元的「學債」,比兌換飛行里數還要快,時運高的或許還會獲加送「雙失」贈品,令他們高嘆:「難得一身好本領,何必偏偏選中我?」。
投資專業回報低
事實上,若從投資的角度來看,以比較文憑及學士學位為例,一般的後者會較前者多用上三至五年的時間,並同時投入數以萬計至十萬計的資金,換取將來畢業後,每個月可能只多數百至千多元的薪金差距,筆者個人覺得並不划算,因當中所投入的時間值、學費貸款利息、機會成本及社會經驗等等,都令投資於高學歷的回報率成效不彰。
筆者當然並無貶低高學歷朋友的意思,因為愈多的教育投資,絕對令同學有較強的適應力。然而,當大家都湧向高學歷的同時,大學學位某程度上只能淪為職場上的入場劵,往後如不再由「自我增值」轉至「自動增值」,很快便會被後來者超越。故學債的數值預期只會愈來愈多、速度愈來愈快,就像過度消費的信用卡一樣,總有一天會爆煲。
筆者作為沒有學位的僱主,多年來不幸見到大部分同學以高學歷為傲,卻忘記了「滿招損、謙受益」的格言,結果是在職場上及學校內來來回回,吃不完兜着走。
其實,以僱主的角度而言,學歷只能證明其基礎認知能力正常,是龍是蟲還得靠個人表現及工作態度。如自言以此高人一等,到頭來只會顯露了自己的弱點。同學若以為自動增值學術上的學歷便能增加競爭力,筆者反倒覺得,努力增值自己的商業求生能力,方能於現今汰弱留強的社會中,適者生存。
1 comment:
Fears push people to increase their credentials. Will employers care about how many diplomas and degrees the applicants have or when and where and work experience they have ?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