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November 7, 2008

財務報表裏的Headcount (作者: 馬振峰)

  這邊廂企業主管常掛着視員工為公司重要資產這口號在嘴角時,那邊廂各類企業已經發出裁員5%甚至20%的警號。原來重要資產只可以共富貴,卻未能共患難。究竟員工是不是資產呢?最近翻看2002年一篇哈佛商業評論有關企業責任的專輯文章有所啟發。


  文章題為〈What's a Business For?〉即營商何干?營商當然是為賺錢。但賺錢背後還有什麼呢?文章作者Charles Handy (英國管理學家,1932—)指出,現今企業存在的目的已然變質。以前出資的公司股東一般都是企業的擁有者,也管理企業,視企業如己出。這類企業現在也有,正如香港的大部分家族企業,世代相傳,直至家族式微賣盤。但也有企業是由大機構投資者操控。


裁員屬短視行動


  Handy 想指出的是「投資者」一般都是短視的;而企業管理層為了賺取這些「投資者」的歡心,就做出各式各樣的行動令股價向上。而在艱難時期裁員就是其中一種短視的行動令股價上升,例子不勝枚舉。Handy 繼而指出,如視員工為重要的資產,那麼員工支出就不是出現於損益表成本一欄,而應該出現在資產負債表裏的資產欄目內!這有如當頭棒喝。以會計師為職業的我,還記得以前常常聽到上司老闆們說我們就是 Firm 的最寶貴資產,非常「冧」及舒服,故為 Firm 做牛做馬在所不辭。但原來這句話只是對了一半:沒員工,沒 billable hours,故景氣好時員工一定是公司的賺錢機器——即資產也;不景氣時 headcounts 代表了負擔,月尾要「撲水」出糧又要供MPF,即時減少公司現金流,故裁員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去應付「投資者」短視的要求。


  Handy 說,現今知識型經濟裏的企業,最大價值是其員工的時間及其天賦能力,而不是股東向企業提供的資本。讀到這裏,貴為員工的你,是不是有被「搵笨」的感覺呢?原來我們投入到公司的寶貴青春,是這樣值錢,但為什麼薪金是這樣微薄,而下場往往是像那位在泰林打了二十多年工的先生一樣,去勞工處排隊伸領破欠基金呢!那現在是不是時候想出一套計量模式去為「人」計價,可以 on balance sheet,使各大銀行現在不用愁於應付資產充足比率而炒人,更應增加 headcounts 呢?


「人」需定價計算模式


  其實「人」不曾是沒有給「計價」的。遠在中國封建時代,近在美國黑奴年代,「人」都有價。ThomasFriedman 的《世界是平的》其中一章談國際貿易時說任何東西可以入箱都是可販賣,而現在「人」的勞力其實已經可以斬件由印度及中國透過寬頻出口美國及歐洲,相信不久將來會發明出如星空奇遇記裏的「分子組合器」,能瞬間把「人」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現在欠的只是一公認的會計準則而已!


  自從最近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罕有地發出關於金融工具會計處理的臨時修訂,容許若干金融資產重新歸類而不用 mark to market,我就覺得會計師的地位何等崇高,事關會計準則不改,銀行就很難捱過今年第四季了!故此套對「人」的計量模式一定需要會計師們的背書,要不然就不能作出無保留意見了。查實會計師們不是未曾嘗試將「人」納入會計報表,例如 HKFRS3 商業合併會計準則裏,就可讓企業在收購合併時,將一些員工合約確認入賬。


評級機制定員工質素


  筆者認為為「人」計價只欠一評級機構對「人」給出評級,因為「員工」不能有效地給予評級(如迷債獲Triple A),就未能給會計師一可靠的基準,放上 balance sheet 也。而評級計價的元素可包括創意、意志力、智慧、邏輯思維能力、品味審美能力、人際和合能力等。而年齡及知識則是計量模式裏的時間函數。至於方程式是怎樣,就有待那些金融工具火箭專家閒着時想想吧!那麼,沒有員工的企業是不是沒有價值呢?非也。君不見那些SIVs 都是沒有員工嗎?但還有「負資產」等着清盤呢!


  最後,Handy 問了一條頗發人深省的問題:「如某一企業消失了,會否值得我們把它再造,讓社會獲得其價值貢獻呢?」我想一些只懂炒炒賣賣沒有實質業務的企業消失後,是不會使人惋惜的!你又曾否可惜雷曼兄弟破產呢?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