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13, 2008

業餘投資者 (作者: 莫冠業)

  有人說擁有100萬美元或歐羅投資本金,才稱得上是專業投資者。我認為,專業投資者還需具備兩個條件:一、能夠專注地管理其投資本金,簡單來說,一位全職會計師、政務主任或總督察絕不可能當一位專業投資者;二、在一段較長的投資年期內(如五年以上)能夠獲取比零風險回報(如銀行定存利息)為高的正回報。


  隨着Accumulator的出現,相信不少高資產值(high net worth)的人都不再自居專業投資者了,我相信大部分投資者應屬於業餘性質;然而,作為業餘投資者,也應先弄清哪些投資工具或策略是適合自己的。


  去年7月28日,我應邀出席一個關於投資者教育的講座,當時選的題目是「價值投資,自助管理財富」,簡單來說,價值與價格是價值投資法的要點,但難度卻是如何釐定投資對象的合理及預期的價值。講座的前一天(即7月27日),次按危機觸發美股急挫,港股被波及,恒生指數從數天前的歷史高位,一度大跌,收報22570點;今天,恆生指數跟當時的水平相若,不知受過「投資教育」的讀者,一年來是否仍有投資正回報?


投資與從政


  若果是負數,我建議大家可先行離場,多作檢討、模擬練習,才再考慮入市。在投資市場內,和從政沒兩樣,講的是能否交出絕對正回報,不是講資歷,那管你是二十八或是五十五歲。再者,持現金(即零增長)遠勝虧損;為何以業餘身分,要長期與專業投資者搏鬥?


  自從那個講座後,我跟友人(專業中產,投資資歷由新手到十多年經驗不等)以「7月28日」為名的電郵不斷交換投資心得。還在今年年初,成立了一個名為「牛眼會」的小組(相信有些會友經常看曹仁超的專欄),以電郵分享每人的交易明細,每月會面一次,顧後及瞻前,重溫一些期望回報、風險管理等等的課題,以及環球大市和經濟狀況。以下是數點分享:  一、經過了五個月,以股票為主要投資工具的會友大多錄得虧損,但幸好每人都能貫徹執行風險管理,適時止蝕,整體的表現仍比大市(恆生指數)為佳;然而,值得反思的是,為何當大多數人以港股或美股作投資工具均錄得虧損的時候,仍然繼續入市投資或投機?


  二、我在「牛眼會」設立的基金淨回報(直至5月底)雖是約23%,但股票組合(全在1月上旬買入,當恒生指數回昇至25000點水平時清貨)還是錄得約15%虧損;能夠獲得淨回報,全靠利用期權作對沖,以及「做盤」(學術一點名為volatility trading);操作跟同文錢志健經常提及的「修補策略」(repairing strategy)相似。但我經常提醒會友,衍生工具有如雙刃劍,不小心操作(如過度對沖或大單邊賭博),就如玩火自焚。


ELI玩唔過


  三、除非買入股票作中長線持有(三至五年或更長),會友大多認同在淡市中不宜以價值投資法選股卻短線持有(約少於一年)來投機,因為即使有好前景的股票,價格短期內亦會受大市氣氛和資金流向影響。


  四、ELI是所有會友一致認同不應投資的產品。ELI和Accumulator都是一些用期權「製成」的財務產品,但賣家只贏不賠,而買家卻是少贏多賠(若掛鈎的資產價格上升,合約被贖回;大幅下跌卻要接貨!)「領教過」的會友問,何不自行沽價內Put和揸價外Put,回報相對較大但風險較少;然而,自由市場,買賣都是自願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是對的(不是每個投資者都懂或願意學future and option)。


  經常見到一些風險的披露聲明,說投資者應徵詢合資格的法律或其他專業顧問,但這些顧問,本身是否也是專業投資者呢?


  我太太很喜歡讀錢先生的文章。本周一假期《信報》沒有發行,讓我也像錢先生般,在此祝大家平安,並預祝父親節快樂!

2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How can we join your "investment group"?

經管錦言 said...

Dear Anonymous

Thank you for your message.

The group is an interest group for a bunch of old classmates and not open for public.

Please write us more lines if you have any advice regarding our articles.

Che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