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September 4, 2015

港旅業前景方向之我見 (作者: WY Jimmy)

陸續有報道本地到境旅業(In-bound Travel)及零售疲弱;另本港旅發局早前為刺激短途及海外旅客來港而斥資8000萬元的推廣活動剛結束,卻只換來減少6%旅客跌幅,而酒店業出現裁員及旅行社結業潮亦有惡化趨勢。

評論認為,旅發局錯投「彈藥」以致成效不彰;也有人歸咎社運「鳩嗚事件」影響內地遊客來港信心,而官方卻認為,已向外界傳遞香港歡迎旅客等正面訊息,但受強港元滙率影響下,已緩和了跌幅,要不然後果更為不堪云云。

筆者作為港旅業公司管理層,除每天不停跟行家打交道外,也接觸過不少內地朋友,的確看到在「鳩嗚事件」初期對以上有點影響,但如在本欄先前所料,現在情況已稍回復中,只不過是對比去年同期陸客來港購物需求過度熱切以致跌幅較大而已,但如業界希望旅發局想採用銀彈去維持數字穩定,這未免太不切實際。

陸客來港為四個方便

香港有購物天堂美譽多年,但是否免稅價廉是全部因素?筆者個人看法是香港需要提供四個「方便」:來往方便,簽證方便,溝通方便,交通方便。為何不包括「購物方便」?因為以上溝通與交通已考慮在內,所以有朋友認為日韓取代了香港成為陸客轉移購物旅遊主點,就以上我提出四種「方便」是日本或東南亞國家無可取代的。

另外,強港元(或相對亞幣貶值)只是周期性,影響並不會持續。「一簽一行」在早前已分析過,具消費力的陸客都不會是即日來回的水貨客,故實際影響未如想像般大。而「鳩嗚事件」的確令很多陸客對本港起了短暫戒心,但這因素最終會被消化。

分析建議偏離事實

有經濟師分析,飾金零售放緩顯示陸客消費能力見底。筆者認為,內地經濟因素雖有影響,但先前陸客來港大量購飾金以保值為主,不過近年內地人民對本身人民幣信心增強,除之前曾出現過貶值外,近數年卻一直保持升勢,另外內地投資渠道也較以前多,所以這並未必完全是陸客消費見底的指標。

更有人建議應多發掘消費力高的外國遊客來港。筆者與行家談論及此,都有點「誰不知娘親是女性」的想法。香港旅業界是求存能力很高的行業,可以做的一早已做,外行人不知就裏,若建議再向旅發局拿預算去推廣香港,但建議卻未能提及有什麼誘因去吸引高消費旅客來港。我們香港並沒有大型豪華的度假勝地,難道叫旅客去參觀天壇大佛,抑或去迷你迪士尼逛逛?還是去3D 館拍張照,便可以吸引人家來租我們數千元一晚的豪華酒店房租嗎?

酒店業致命傷在租金

在數年前因內地旅客急劇增長,香港憧憬對本地中型(如四星級)酒店需求大,所以在2012年起大量興建。在一篇舊聞中翻得資料節錄如下,旅發局在2010年旅遊業表現數據,酒店平均房租1165元(港元。下同),過夜旅客平均留港3.6晚,過夜旅客人均消費額6728元,過夜旅客平均房租消費為4194元,可見過夜旅客房租消費是人均在港消費額的六成。

隨着這數年物業及租金急升,本港酒店租金一直高企及不肯讓價。而事實上,很多內地客人都覺得來港旅遊卻步主因是租金。他們近年多傾向住賓館甚至「民宿」(在香港屬無牌經營的),因主要外出遊玩及購物,享用酒店設施時間少,所以六成旅費用在住宿的假設實在不能一成不變。中型酒店未必是陸客心頭最愛,這類旅館的受僱員工未必很多,甚至很多是兼職制,所以酒店業裁員調整只是之前估算需求過高。

所以,「鳩嗚事件」最大影響的應是這類中型酒店,而酒店的裁員潮已在近年租價急升中埋下伏線,旅發局又一次被外間評論錯估實際形勢。

找對方向重新上路

所謂窮則變,變則通,方向錯不是壞事,旅發局負責人也不可能是神仙,筆者認為,責怪他們錯估數年後情況是無意義的。

不過從這幾天的報道看到,旅發局當家作主的似乎仍「摸不着感覺」,找不到問題核心。從以上分析可知,始終他們接觸的不是前線人員, 只是一層駁一層地滙報上去,到高層只是喝杯紅酒,談談風月去紙上談兵。尤其涉及一些不明業界的外行專家分析,如簡單聽聽以上建議便盲目投放資源去錯了方向,恐怕又是另外一個八千萬甚至億元錯投下鹹水海了。

筆者認為,現在是業界嚴冬期,就算落猛藥亦未必如理想。這時倒不如攻守兼備,繼續在各地維持適度宣傳,以最省本方式間中與各地合作舉辦大型活動,在保留資源下待改善自身條件後,如強化香港大型旅遊景點後再圖日後路向,避免再胡亂花費。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