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1, 2012

誰偷走了我的財富? (作者: Webster)


網絡流傳一個號稱「窮人恩物」的753呎單位,標價為410萬港元。很多朋友轉載又轉載,甚至為窮人重新定義一番;亦有人感嘆,自己的薪金連窮人的樓也不夠負擔,實難有一個安樂窩。


回想97年金融風暴至08年金融海嘯期間,如此一個單位定不需要400多萬元。今時今日,普羅大眾絕對可以感受到「錢不見使」的現象。是什麼原因導致如斯境地?作為會計界的一員,筆者倒有一點觀察及見解。


家中年歲近百的祖母時常話當年,筆者猶記得她常掛在口邊,是她小時候(三十年代)家境貧窮,連3毛錢的大包也買不起裹腹。


及至七十年代尾,家中藍領父親及叔叔,每月人工不過七八百元,鄰家的白領街坊亦只有不到200元月薪,而那時的飯盒大約8至10元一個。那年代經濟指標的流行曲是「加價熱潮」──反映的是當時民生狀況,寫出升斗市民所受的加價壓力;「半斤八両」──反映當時人民生活是如何艱辛,卻未能得到應有之回報;以及「制水歌」──反映當時嚴重缺水的問題。


問題倍增卻尚未解決


今天,「加價熱潮」及「半斤八両」巧合地仍然適用於香港人身上。而「制水歌」仍舊是各人心中的「制水」──錢不夠用。


月薪由七八百元升至七八千元,由不到2000元升至不到2萬元,只不過數字倍大10次而已,問題卻依然存在。


這都是拜貨幣貶值所賜,那為何它如此影響我們?筆者試將問題簡化闡釋。


學過會計的同業都知道,在收入會計準則中,有以物易物的入賬方法。


人類最早的貨幣系統就是「以物易物」,例如將一隻雞換一雙鞋子。但這方式過於緩慢及難以量化,為了要更有效率地交易,貨幣便出現了。


順帶一提的是,當經濟環境變壞時,由於人們的資金緊絀,你或會發現以物易物的情況增加。然而,令人欣慰的是,稅局很難從以物易物的交易中抽稅,因為稅局是不收雞隻的。


接着,交易由原物料主導。貝殼是最早被採用作為金錢代表的原物料。隨後是各式各樣的石頭、寶石,以至白銀及黃金等。


不久,便有人發現將這些貴重的物品,放到他信任而擁有保險庫的人保管會更為妥善。保管人會發出一張收據予存物品的貨主,這張收據就是第一代的衍生性金融商品(Financial derivative instrument),也就是今天的貨幣,而保管人便是銀行。


金錢衍生過程花款繁多


銀行很快便發現存放於保險庫內的貴重物品很少被人提取,而且使用收據的貨幣作交易更為安全及方便。於是,銀行家便開始以收據創造另一次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利息。於拆借時收取利息便成為上世紀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


接着,大家似乎對衍生性金融商品的遊戲愈玩愈有興趣,花款亦愈來愈複雜。隨着利息之後,計有:到期票據、存款制度、信用卡、資產證券化、擔保信託、存款保險、違約交換(CDS)、基金指數、強積金、次級房貸、迷你債券等等。


會計準則就衍生商品亦不能避免地不斷更新,以適應新的產品特性。然而叫人奇怪的是,衍生過程愈趨複雜難明,似乎有誤導群眾之嫌。


還記得筆者初入會計行業時,恩師手上帶着一隻黃金戒指。閒聊時了解到原來該金戒指,是師父用第一個月的整份薪金買回來。因為他認為鈔票的價值遠遠不及黃金,而且黃金可以保值,亦不會出現貶值問題。


的確,在現今的社會中,鈔票不斷地演變及進化,已直接變成了資產貶值的元兇。所以大家可以發現,當向銀行借貸時,他們總會對你的抵押品如樓宇(磚頭)而非強積金或迷債有興趣。


故此,大家如果覺得買不起400多萬的樓便是連窮人都不如,則有點兒過慮。因為我們不應以手上的鈔票多寡而取決是否貧窮;反而要還原基本步,了解自身的強項(如知識或能力),創造新的財富方為上策。


鈔票可以貶值,黃金最多保值,而知識可以幫我們增值。故別讓我們的財富給人家偷走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