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11, 2008

從財務管理到標竿學習 (作者: 莫冠業)

  財務管理是會計師資格試的其中一卷,涵蓋範圍包括數據分析和管理理論。

  對於一向「數口精」的香港學生,要準確計算某公司的財務比率(如經營邊際利潤率、資產回報率)或項目的現金值(net present value)的數值並不困難。然而,這門學問可說得上是易學難精,能夠掌握考試技巧,並不等於懂得實戰應用。

  難度在於如可處理和應用一些質量因素(qualitative factors)。例如,在計算應否在投標興建新郵輪碼頭,往往要考慮到很多不可或不容易被量化(quantified)的因素,如環境污染、將來的政治環境和生活文化變化,便是在訂定預算案時難以預計的因素。

理論與實踐

  再者,每一個財務模型或預算都是基於一些估計(estimates)的。理論上,所有估計的東西都會被一個或多個不能確定的因素(random factor)所影響,縱使有99.9%或然率的模型,都總有0.1%的偏差。

  在投資方面,這個0.1%的偏差,就如近期報章經常提及的「黑天鵝」。

  財務分析除了可以幫助評審一間公司或項目過去的表現,以及預計其將來的狀況,也可以幫助指出在管理上有哪些可以改善的地方。

  有會計師試考生曾對我說,總是覺得管理理論的課題是「吹水」東西,難以應用。舉個例說,財務管理試提及標竿學習(benchmarking)的應用,彷彿在現實環境中,說易行難。

  標竿學習是企業透過研究參考有卓越表現的經營者,找出卓越表現的成因,加以學習,甚至模仿。聽聞標竿學習的由來是,在八十年代身為影印行業領導者Xerox為着抗衡Canon及NEC的挑戰,毅然向日資企業學習,找出自己落後對手的癥結。有考生問,書本經常引經據典的都是外國的大型機構個案,有沒有多些本土實例?我心裏想,不論做投資或企業管理,其實都沒有一套必勝策略;環境多變,如何靈活運用理論才是重點。

  從報章上得知有一位2003年在理工大學會計系畢業的投資者,近日寫了本名為《我向巴菲特(畢非德)借第一個1000萬》的投資書。據報道,作者在求學時期已開始做生意和買賣股票,其後輸掉所有積蓄,因而痛定思痛,認真地研究投資這門學問。

  我不知道他是否能完全領悟出畢非德應用價值投資的竅門和管理資產組合(portfolio management)的技巧,但可以肯定的是,他讀了無數有關投資的書籍,繼而鎖定畢非德為標竿學習的對象,因此得出近年的實戰佳績(姑勿論他的風險系數是如何)。這不就是活生生的標竿學習嗎?理論可以教,實踐卻是要靠自己。

誤把橙當成蘋果

  說回財務管理,有不少人會用Benchmarking portfolio(意譯「標竿投資組合」)去評核自家資產組合的成績。剛剛過了半年結,有不少投資者以巴郡(Berkshire Hathaway Inc.)的股價及恒生指數的表現作標竿比較。巴郡和恒指在過去半年分別下跌約15%和24%;但與此比較說自己跑贏大市,那是錯用標竿!

  首先,標竿投資組合必須以相似的投資目標、年期和風險接受程度來計算。例如,以短線炒賣為主的組合,可與相關的對沖基金表現作比較。據Barclay Hedge Fund Index的數據,三千多間對沖基金過去半年的表現平均下跌2.03%;但Barclay Multi Strategy Index(多元投資策略)卻有0.47%升幅。

  況且,我們也不應該用數百元或數億元的組合,和一家市值超過1800億美元的大型企業,作出簡單的「蘋果和蘋果」式比較。

輸少當贏是阿Q?

  至於短線如以半年計的投資組合,若用指數作比較,我認為只適用於當大市表現優於零風險回報(如銀行定存利率)的情況。

  原因很淺易,除非合約或法例所限,投資者或投資經理絕對可以選擇不投資和持有現金。「輸少當贏」的心態不是有點「阿Q」精神嗎?

  總的說來,書本理論可以幫助我們減少走冤枉路,但總要靈活運用(不是錯用)和經歷實戰應用才能變得有實際價值。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