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ly 9, 2016

「一味靠估」──談政府規劃問題 (作者: 文青)

東大嶼都會模型在5月曝光,原來道路網連接港島會落在位於堅尼地城域多利道,約公民村的位置,這個連接對堅城居民影響非同小可。

堅摩區規劃(堅劃)(上次在〈罔顧情由硬發展〉一文中提及),已產生了5000多份申述書要求保留加多近街公園,仍等待城規會審批。而家又嚟一個咁大型計劃,驚嚇程度超標。

驚咩?「堅劃」帶來一倍的人口增長,居民擔心交通和休憩空間減少。現時幾條主要馬路已每日塞車,不論是東行的域多利道或西行的卑路乍街均如是。

對交通構成重大壓力

政府仲話港鐵可以解決交通問題,但居民完全未有此體會,新增人口一定會帶來更多車輛,加上新建的百多個車位在域多利道口,你話將來會變成點?肯定塞爆!

筆者本着有斷估無痛苦的精神去分析,若堅摩區人口倍增,又要連接東大嶼都會,都會計劃帶來多少人口和車輛未有數據,若是很少,值得起嗎?

所以,假設很多,對堅尼地城交通構成重大壓力。但運輸署已確認域多利道無地方擴闊,而交通燈訊號早已調校了,還能做什麼?答案是天橋:堅摩規劃中的海濱長廊將會有條天橋或公路在上面,街坊夢寐以求的海濱長廊會變成橋底花園,通爽的休憩空間消失。

其實「堅劃」只為配合呢個東大嶼都會計劃。「堅劃」要拆加多近街公園起豪宅,而豪宅前面正是海濱長廊,唔好以為起條橋或公路在海濱長廊上面會阻擋豪宅景觀。

堅城市民生活在地盤

規劃中,豪宅的地底係停車場,地下會建巴士總站,而此地用途會改為住宅(甲類)六,即是在最低三層可作社區會堂等用途,亦是當區區議員不斷話為市民爭取的設施(其實根本不用爭取已經有,佢只想拆公園)。第四層開始才是人住的,你話景觀有咩影響。至於居民生活質素在過度發展下將會變差,似乎不在政府考慮範圍內:

1.發展時間是以數十年計,堅城市民將日以繼夜承受着發展帶來的干擾,猶如生活在地盤中,海風把揚起的污染毒泥吹進民居,市民避無可避。

2.現時的交通規劃措施,數據、理據沒有公開解釋為何合理,亦只是針對增加人口的設施,對東大嶼計劃毫無承擔。
當第二計劃(東大嶼)來,交通又要改劃,市民無日安寧,但又承受交通改道、建築之苦,更多居民搬進這區,更多市民受苦。政府做事無全盤計劃,沒有持續管理的理念;

3.政府城市規劃指引有對公共空間(包綠色空間)作標準。但第一計劃(堅劃)已損害原居民的權利,不達標準(休憩用地遠低於每居民2方米的指引)。遠景說用海濱公園作補償,但第二計劃一出,就是披羊皮的狼,海濱公園有工程,市民沒有公共空間的補償。失去公園就是永久失去公共空間。

加多近街公園就是周遭市民,特別是老人家,每天晨昏作運動之處;假日更有一家大小享用、家傭聚會、社區聯誼。

因為公園的樹木林蔭,還有雀鳥、蝴蝶、蝙蝠的生活地,保育生物多樣性,體驗人和大自然的融合, 一片都市綠化天地。這片「綠地」亦起了都市降溫,減少氣候變化的二氧化碳,吸塵、去空氣污染物,保護這區市民健康。

政府不理這區市民的生活空間、健康,要我們承認所謂的香港發展,為什麼政府不作持續發展,給我們一個既保護本地居民又發展香港的計劃?26位立法會議員聯署要求政府改善堅摩規劃大綱圖(S/H1/20),請政府面向居民討論,結果是局長推副局長,副局長又無聲氣!

盼城規會勿做橡皮圖章

好灰嗎?有人會質疑街坊努力爭取是否有用?如果你是八十後,你肯定知道有嘢係要爭取先有。年紀大的,生於經濟增長的環境,社會發展有政府做好,只顧自己的工作和娛樂,穩穩定定。

然而這思想來到今日,真的要變,否則你某天醒來會發現點解香港變成咁?好陌生,不是我們長大的香港。

既然規劃署和發展局的人心硬,希望城規會的委員會體恤民情,不做橡皮圖章,真正監察、推動政府依規辦事。市民從社區和環境影響評估的方向,實事求是研究和陳述論據,提出六個三贏方案,望能獲城規會接納,將公園維持為綠化休憩用地,造福全區居民。

註:讀者可留意面書:「守護堅城」,關注事態發展。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