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9, 2015

財政預算案的期望 (作者: WY JIMMY)

1月份《施政報告》挾着政府弱勢出籠,反應毁譽參半,尤其是「賣公屋」更為人詬病。2月底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將發表新一年的財政預算案,但已有報道事先預測「減糖」,而各方面的建議似乎也乏善足陳。到底我們市民對這份預算案還會有什麼期望呢?

直接派糖成效不彰

市民一向都知道,財爺每年都預測赤字,但又事實每年盈餘卻十分大。總括來說是非常不準繩。筆者略略翻開政府統計處及立法會文件,由財政年度 2009/10年起始,當年誤差達700億至800億元,2010/11年度更過千億元;到近年2013/14年度才收窄至約170億元(都是一個不少的數字)。

2010/11年度誤差較大原因,是財政收入差了845億元(來源:立法會文件),其餘年份情況都相類。反而在支出方面誤差不大,這因為政府在制度需要跟隨每年開支預算,總括財政預算最大誤差源於錯估收入。作為會計師在預算來年收入都會採取「保守原則」,但筆者個人觀察覺得,誤差大原因主要是政府往往錯估經濟情況,傾向悲觀或過度保守所致。這情況到2013/14年度才略給收窄。

這些年來,香港庫房便積存了大量儲備。由於預算上失誤,造成很多市民不滿,如基層市民會覺得紓困措施「杯水車薪」;中產覺得免稅額增長緩慢,令到生活百上加斤;連部分商界智庫等都認為香港政府未能有效運用現有資源,去為香港提高更具競爭力。這全因為「看守政府」過度保守觀點所致,除政治問題外,這也是促成政府弱勢其中一個因素。

基層訴求直接派糖如綜援雙糧、免公屋租金、電費,甚至如2011年直接派錢。有人認為,綜援戶本身已經在社會生活保障安全網入面,各方面受到照顧,這樣直接派錢給綜援戶根本是浪費社會資源。

公屋免租更只是照顧到一部分人,因為公屋有貧戶、富戶更有綜援戶,大家都一致免租,公屋戶整年支付遠低於市值租金,免公屋租金其實等同雙重福利,選擇性派錢給已有生活津貼的人而已。

中產稅負宜大幅減低

筆者在本欄上一直強調這些政策並未有惠及於社會上有更多自力更生但未能有公屋戶籍的「N無人士」。雖然政府推出「關愛基金」去給予租金津貼,但實際上他們多居於劏房單位,很多根本沒辦法提出「租金證明」,免電費更是照顧不到這些人(因為電費是由業主交),所以變相是業主一邊向住劏房的N無人士收取較貴價的電費(有利潤),另一邊又收電費的減免(更大的利潤!)

中產人士的剩餘收入(Disposable Income) 近年大幅下降,原因是外面競爭對手強勁,香港競爭力相對地不斷下降所致。近年工資增長幅度極低,但香港生活指數受制租金及最低工資效應,此消彼長下百上加斤。有團體代表除建議是時候調整「個人入息免稅額」外,更新奇推出「新婚人士免稅額」這新品種,未知是否提議者有感現在結婚擺酒及婚禮節目計劃費用高昂之苦?不過,筆者覺得不太實際了。

政府近兩年都不斷重複增加供養「子女」及「父母」等免稅額,現實情況是父母免稅額未必一定給稅負最重的一個子女,也不是跟負擔父母生活費比例成正比,過往都出現不少類似爭拗。另外,年輕人生活擔子已很重,不要說置業,就算連支付租金也感吃力,哪來有生育的考慮?這世代香港本土出生率奇低,子女免稅額未必一定惠及中產。所以筆者覺得,政府連年千篇一律在這三個免稅額上作調整只是「交行貨」,並未見什麼新思維去為中產人士紓困,造成極大怨氣。

筆者明白政府施政受制弱勢環境,阻力重重,但多年來大家看到的財務預算案感覺是抱陳守舊。筆者看到有關2015年香港的經濟預測都是非常嚴峻,無論商人、中產及基層都只宜守不宜攻,在庫房充裕情況下,市民亟需要政府在財政上給予適度的平衡政策。

為N無人士紓困

筆者同意政府如將滾存盈餘用在香港未來競爭力的發展,但這些建議必須具實際可行性,以及包括各界市民意見,不是單純聽幾個充斥着「高度離地」的成員的乜乜委員會便算。

其餘如上文所言,政府一直嚴重低估庫房收入,在免稅額方面應「多元地」給予大幅度的減免,進一步紓緩中產在這幾年累積的生活壓力。至於一直在福利網人士,我們也是時候檢討這幾年的「盲目派糖」,對N無人士的紓困是否合適及到位。其實只要政府能拿出「摺凳」到民間多聽多聞,不要「選擇性」聆聽,做一個勵精圖治的政府,怨氣便自然消減。其實,市民的要求是很簡單的!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