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pril 26, 2014

濫情會計師 (作者: 馬振峰)

近來翻看報紙或上網閱讀新聞,都是對自己心理抗逆力的大考驗。馬年伊始,使人不安的新聞接踵而來,由馬航客機失聯,智利地震,南韓「歲月號」沉船慘劇,以至大陸客小孩當街便溺,引發新一輪中港網民罵戰等,數之不盡。每日在街上走,也看着一幕幕令人心酸的社會鱗爪,如執紙皮的阿婆的一柺一柺,或對周邊事物莫不關心,只顧低頭盯着小屏幕的年輕人,眼神只映出現實的無奈,沒有光明的將來。

或許作為會計師的筆者已練就心理鐵布衫,對以上世界及社會事態只能謄出數秒的情緒反應,然後又回到工作的懷抱,繼續麻醉自己。那麼工作上挑動情緒的事態又如何,可否也避之則吉,視而不見,減低對心理情緒的影響呢?近月來令筆者感到與工作有關且極度不安的新聞,反而是「環境局的買電建議」裏僱用的顧問與建議下最大得益者南方電網的「非一般」關係,華潤系前董事長宋林因遭舉報涉嫌嚴違紀違法而接受調查並被免職,及審計處審出盛事基金於香港龍獅節的糊塗混賬。

會計師的專業訓練的根本,在於能否於常理裏找到證據去驗證由不同持份者作出的聲明。簡單來說,是如何去驗證如今年公司利潤提升了20%這句聲明有多真確。過程中會去訪問不同持份者收集相關資訊佐證,然後按自身的知識及經驗作出專業判斷,出具意見。然而,在驗證過程中,會計師會特別小心證據來源。

以上事件都有一個共通基因,就是關連方交易及其利益衝突。由於關連方及其交易非常敏感,有一會計準則專門處理此類關係及交易。

從表面上看,公眾還沒知悉上述事件及相關交易有否作出適當披露。然而,作為負責任的機構及其管理層,首要的責任就是要避嫌。避嫌是一種風險管理的策略,其手段包括羅列可能是關連方的機構及人士,並把相關資訊與採購及銷售部門分享,使操作上能及時把可能關連交易上報及獲取合適授權。

除了宋先生的調查及資訊發布相對隱密及不透明 (這也為什麼筆者不直接投資國企相關類股票),其餘兩單事件均有人作出初步回應。如黃錦星局長就表示顧問選擇極少,已按程序來找「獨立」顧問,並強調顧問與南網兩者之間的關係,不會影響顧問報告的獨立性。筆者認為黃局長此「獨立性」申述作用有限,公眾恕難接受,尤其是經過電視牌照顧問報告的風波之後,公眾對顧問是否只能出具政府喜見的報告內容已心裏有數。

至於龍獅節混賬問題,相關人士的澄清只僅能愈描愈黑,概因內裏的相關委員會成員也是關連人士,其利益衝突的嫌疑着實是黃河水洗。於此關節上,旅遊事務專員容偉雄說明將來需多聘會計師把關。首先多謝容專員對會計師能力的抬舉。但機構或公司治理,着重Tone at the top,即上行下效。如果主事者自己對避嫌及利益衝突的意識這麼薄弱,再多聘會計師也是徒然。這使我記起當做「o靚」時為內地企業審計,也經常遇到類似情況,企業方管理層會有不同的藉口,以矇我們入世未深的小伙子。當然最後亦是最「殺食」的理由就是「這是國情!」。

港價值觀漸遭國情融和

看來,香港的價值觀慢慢給「國情」及「國資」融和。而執事議員居然胡扯推搪塞責,震撼力更勝當街便溺的陸客小孩。這種根基價值的銹蝕是最令筆者不安的。筆者有一「貼士」給相關主事者︰不知道他們開會時有否作會議紀錄。如有,涉嫌利益衝突人士有否申明利益,又有否參與決定向誰派出服務合約?

No comments: